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變溫動物、恆溫動物

變溫動物也稱為冷血動物,是沒有體內調溫系統的動物。一般體溫不平,或者以行動來調節體溫。如蛇、鱷魚等較大的冷血動物早上需要曬太陽以使體溫升高,這樣他們才能活動,因此它們幾乎都是白天活動,夜間休息。調溫的方法包括:蛇在石頭上曬太陽魚在水中換到不同的深度沙漠動物白天埋在沙裡昆蟲顫動翅膀,溫暖它們的飛行用的肌肉因為冷血動物不需要用自己的能量來取暖或降溫,相比溫血動物,同樣重量的冷血動物只需要 1/10-1/3 的能量過活,因此也只需要相對少的食物。而低能量消耗意味著冷血動物所吸取的物質能量可以比溫血動物更多的積累起來。這對生態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冷血動物變成「溫血」的話,能量在食物鏈流通的過程中會流失更厲害,導致更高營養級的生物要攝食更多,動物數量更少,生物多樣性下降。而冷血動物容易積儲足夠的能量,繁殖期也因而比較短。儘管同樣的環境可以有十倍於溫血動物的冷血動物存活,可是溫血動物大多時候可以把冷血動物逼到絕滅,因為溫血動物可以找食物的時間比較多。

恆溫動物


恆溫動物在動物學中指的是那些能夠調節自身體溫的動物,它們的活動性並不像變溫動物那樣依賴外界溫度。在鳥和哺乳動物會通過新陳代謝產生穩定的體溫。這體現在基礎代謝率上。恆溫動物的基礎代謝率遠高於變溫動物。身體的體溫調節系統保證體溫的恆定,並且能在外界環境升高的狀態下排出熱量。這通常通過液體的蒸發實現,如人類的汗和狗的喘息,還有貓的舔舐。恆溫動物通常需要隔熱措施,陸生的動物會通過在羽毛或毛髮中封存空氣層實現。鳥類披有羽毛。而絨毛的隔熱效果十分好,所以在人類社會常見有絨毛服裝,床墊和睡袋產品。羽毛在一些恐龍中也有發現。因此人們推測恐龍也是恆溫的。陸生的哺乳類動物有毛髮(獸皮)。羊毛的隔熱效果極佳。它的螺旋度比鬃毛高,可以融入更多的空氣。水生哺乳動物如鯨和海豹還有一些鳥類(企鵝)有一層特殊的隔離脂肪層(「鯨油」),羽毛和毛髮在水中就不再能如在陸上那樣保暖了。
但是一些哺乳類動物其實並不是嚴格意義上恆溫的,例如在冬眠時,它們的體溫會下降10°C或更多。這樣它們就可以節省能量,可以不吃或少吃(在間或的蘇醒狀態下)的情況下度過數月的嚴冬。如刺蝟和冬眠鼠。一些昆蟲也有恆溫的趨向,例如蜂能夠在外界寒冷的情況下通過肌肉顫抖保持蜂巢的溫度大致恆定。但這種恆溫不是個體的,而是整個蜂群的。蜂鳥,鴨嘴獸,大型的昆蟲和魚則被稱為變溫動物,它們的體溫不恆定,但某種程度上卻是受新陳代謝調節的。
其實還有恆溫植物,如臭菘,它可以在外界低於0攝氏度的環境下保持20攝氏度的體溫,熱量是通過花枝的線粒體產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